更新時間:2025-09-08
點擊次數:243
環境檢查:
溫濕度:確保實驗室溫度在20°C ±2°C范圍內,濕度符合要求。這是保證測量精度的生命線。
振動:檢查設備周圍無強烈振動源(如沖壓設備、頻繁開關的門)。
氣壓:檢查氣源壓力是否達到設備要求(通常為0.4-0.5 MPa),空氣是否干燥清潔。
設備開機與預熱:
打開總電源和測量機電源。
必須進行預熱:設備通電后,通常需要預熱15-30分鐘(參考手冊),讓測量系統穩定。精密測量前,最好讓機器空運行一段時間。
工件準備:
清潔:將工件清洗干凈,特別是待測部位,不能有油污、碎屑。
恒溫:將工件放在測量室內足夠長的時間(通常數小時),使其與測量室溫度一致,減少熱脹冷縮誤差。
裝夾:使用合適的夾具(如磁力表座、虎鉗、專用工裝)將工件穩定、可靠地固定在工作臺上。裝夾力要適中,避免工件變形。
操作主要通過在電腦上運行測量軟件(如MCOSMOS)來完成。
這是每班開機后最重要、必須做的第一步!
目的:告訴機器測針(紅寶石球)的準確直徑和位置,補償誤差。
過程:
在軟件中選擇“測頭校驗"功能。
選擇標準球(已知精確直徑和位置)。
手動或自動用測針的不同角度和位置去觸碰標準球(通常每個角度需要測3-5點)。
軟件會自動計算并保存每個測頭角度的補償值。
這是測量程序的靈魂。 目的是將機器的坐標系和工件的坐標系對齊。
通常分兩步:
手動粗建系:使用“3-2-1"法手動采集特征建立初始坐標系。
找正 (3點):測量一個平面(如工件的底面),至少3點,確定Z軸的方向和原點。
旋轉 (2點):測量一條直線(如工件的長邊),至少2點,確定X軸的方向。
原點 (1點):測量一個點(如一個角點),設定為坐標原點(0,0,0)。
自動精建系(在程序中使用):在粗建系的基礎上,運行程序自動更精確地測量這些特征,重新計算坐標系。
根據圖紙要求,測量工件的各種幾何特征。
基本幾何元素:如平面、直線、圓、圓柱、圓錐、球體等。
測量方式:
自動測量:對于規則特征,軟件可以控制機器自動進行掃描或打點測量。
手動測量:操作員使用操縱盒(Joystick)手動控制測頭觸碰工件測量。此模式需極度小心,以防碰撞。
測量完基本特征后,進行更復雜的計算和評價。
構造特征:例如,通過兩個圓構造其中線,通過幾個點構造一個理論平面等。
形位公差評價:根據圖紙要求,評價工件的:
尺寸公差:如直徑、長度是否合格。
形位公差:如直線度、平面度、圓度、圓柱度(形狀公差);平行度、垂直度、傾斜度、位置度、同軸度、對稱度(位置公差)。
生成清晰易懂的測量報告。
報告通常以表格形式呈現,包含實測值、名義值、偏差、公差和判定結果(OK/NG)。
可以附帶圖形化的示意圖,直觀顯示誤差位置。
清潔:清潔工作臺和測頭。
歸位:將Z軸移動到安全高度,并將測頭移動到工作臺后方中間位置,方便下次使用。
關機:按照手冊順序關閉軟件和機器電源(通常先關機器,再關氣源,最后關總電)。
防碰撞!防碰撞!防碰撞! 這是最高原則。碰撞會損壞昂貴的測頭和導軌。
手動操作時,速度要慢,時刻注意測頭移動路徑。
在程序自動運行初期,手應放在操縱盒的急停按鈕上,隨時準備停止。
輕拿輕放:工件和測頭都非常精密,避免任何磕碰。
急停按鈕:務必熟悉操縱盒和軟件界面上的急停按鈕的位置,遇到緊急情況立即按下。
操作三坐標的流程可以簡化為:
開機預熱 → 校驗測頭 → 安裝工件 → (手動)建立坐標系 → (自動)執行測量程序 → 分析數據/輸出報告 → 清潔關機。
要想真正學會操作,請您務必:
找到您設備對應的 Mitutoyo MCOSMOS(或其他版本)軟件的用戶手冊。
申請參加由三豐或您公司內部專家組織的正式培訓,并從簡單的測量任務開始練習。
希望這個概述能幫助您對三豐三坐標的操作有一個全面而清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