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11-17
點擊次數:93
簡單來說,三點內徑 468 和 368 的核心區別在于測量觸腳的接觸點和適用的測量范圍,這導致了它們在精度、穩定性和應用場景上的不同。 下面我們進行詳細的對比和解釋。 核心區別一覽表特性 三點內徑千分尺 468 型 三點內徑千分尺 368 型接觸點設計 點接觸 圓弧面接觸接觸示意圖 三個尖銳的、獨立的點 三個小圓弧面測量范圍 更小 (通常用于小孔徑) 更大 (覆蓋從中等到較大的孔徑) 典型范圍 例如:0.12 - 1.2 英寸 (3 - 30 mm) 例如:1.2 - 12 英寸 (30 - 300 mm) 或更大精度與穩定性 對微小內孔的形狀誤差敏感,在小孔中穩定性好 在較大孔徑中測量更穩定,抗輕微劃傷能力稍強主要應用 測量小孔徑工件,如精密小孔、噴嘴、閥芯 測量中等至大孔徑工件,如缸套、管道、大型軸承座設計原因 小孔空間有限,需要尖點以減少接觸面積,確保測到“谷底" 大孔測量時,需要更穩定的支撐和更長的壽命,圓弧面更耐用詳細解釋 1. 接觸點設計:點接觸 vs. 面接觸這是最根本的區別。 468 型 (點接觸): 它的三個測量觸腳頂端是非常尖銳的點。 優勢:這種設計可以很好地落入內孔表面微小的“波谷"中,對于測量小孔的真圓度、棱圓度等形狀誤差非常敏感和準確。在小空間內,點接觸能最大限度地減少與孔壁的接觸面積,避免因接觸面過大而無法測到最小直徑。 劣勢:尖點容易磨損,如果工件內壁有劃痕或毛刺,測量結果會不準。 368 型 (圓弧面接觸): 它的三個測量觸腳頂端是一個小的圓弧面。 優勢:這種接觸方式更穩定,與孔壁的接觸面積稍大,分散了測量力,不易損壞精加工的表面。同時,它也更耐磨,使用壽命更長,適合頻繁測量較大孔徑的工業環境。 劣勢:對于非常小的孔徑,圓弧面可能無法準確探測到最細微的形狀誤差。 2. 測量范圍這個區別直接由接觸點設計衍生而來。 468 型:由于其點接觸設計,它天生就是為了解決小孔徑的精密測量而存在的。它的測量桿和測頭機構可以做得很小巧,以適應有限的空間。 368 型:其圓弧面接觸和更堅固的結構,使其能夠擴展應用到更大的測量范圍。您會發現,市面上大部分中等以上測量范圍(例如從30mm開始)的三點內徑尺,都是368型或類似的設計。 3. 如何選擇?選擇哪一個取決于您要測量的工件: 選擇 468 型當: 您需要測量的是小孔徑(通常小于30mm)。 您非常關心孔的真圓度等形狀公差。 典型工件:精密儀器的小孔、注射噴嘴、燃油噴射器、小型軸承座圈等。 選擇 368 型當: 您需要測量的是中等或大孔徑(例如從30mm到幾百毫米)。 您需要一款堅固、耐用、適合車間日常使用的量具。 典型工件:發動機氣缸、液壓油缸、管道內徑、大型軸承室等。 總結 “468"和“368"是瑞士TESA品牌(現屬于海克斯康集團)三爪內徑千分尺的特定型號。 這個概念現在已經被行業通用化,用來指代這兩種不同設計的三點內徑測量儀。 468 = 小孔 + 點接觸 + 高精度形狀測量 368 = 大孔 + 面接觸 + 穩定耐用 因此,在選購時,請根據您工件的孔徑大小和對形狀精度的要求來決定使用哪種類型。如果您的工作涉及從小到大的各種孔徑,那么很可能需要配備一套468型(用于小孔)和一套368型(用于大孔)。